国产虹鳟能否列入“生食三文鱼”之争

关注    使用后续App可以关注该事件


食品安全  

人物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

时间线

2018年5月22日,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着重介绍了在青海省共和县龙羊峡水库的“青海籍三文鱼”,初衷是宣传在国内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科技设备“自动循环水设备”的帮助下,鱼苗成活率飞速提升,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的成绩。但因为片中“国内市场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鱼产自此处”的内容,引发网友热议。热门转发中,网友纷纷表示“原来我们吃到的三文鱼三分之一是用淡水鱼假冒的”,由此展开了国产虹鳟能否生食的争论。

央视财经

专家表示,在寄生虫方面,单纯从人类易感的寄生虫来看,淡水鱼携带的寄生虫比海水鱼高得多。主要是一些线虫、肝片虫、绦虫等会传染到人并可能引起人类疾病,但主要是野生鱼类。在温度为零下18度以下、时长24小时以上的情况下,冷冻可以杀死鱼身上的寄生虫

中国新闻网

事件发酵后,网友热议点主要包括“国产的虹鳟是不是三文鱼”“淡水中能不能养殖三文鱼”“虹鳟的色泽不如大西洋鲑,是否使用了色素掺假”等。业内人士称,全球贸易市场以 salmon(音译“三文鱼”) 命名的鱼类有多种,主要包括大西洋鲑(挪威三文鱼)、帝王鲑、秋鲑、红鲑等,其中养殖产业产量最大、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就是大西洋鲑。在惯常认知中,salmon 通常指鲑鳟鱼类中拥有跨盐度洄游行为的类群,而生活史全部于淡水中完成、没有跨盐度洄游行为的类群的一般称为 trout(鳟)。

中国新闻网

针对网友质疑,中国渔业协会在其官方网站发文,文内称:人工养殖安全可控,感染概率极低;部分鲑科鱼类也可以在淡水中完成其整个生活史,比如虹鳟鱼、山女鳟和高白鲑等;青海虹鳟肉质呈现的颜色来自于食物中的虾青素,不存在品种色泽的问题。并称三文鱼养殖是国家鼓励产业,反对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抹黑中国三文鱼养殖。但业内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即便风险再小也不能说“淡水三文鱼”就能绝对避免寄生虫风险。要保证安全食用,最好的办法是彻底熟食。

紫牛新闻

人民网青海站发文称,青海省农牧厅渔业局、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等单位接受采访表示:消费者通常所说的“三文鱼”是一类鱼的商品名称,并非是一种鱼的名称;青海籍虹鳟鱼的生长环境具有天然优势,采用网箱和人工颗粒饲料养殖,阻断了寄生虫的传播途径;青海境内养殖的虹鳟鱼属于人工繁育,具有生长周期短、肉质好、价格低廉的特点。

人民网

5月24日,青海籍虹鳟鱼生产厂家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微博 ID:龙羊峡三文鱼)发微博称“愿谣言止于智者”,并放出了包括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绿色食品证书、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龙羊峡”商标注册证等照片,其中备案品种、产品名称等均为“三文鱼”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

愿谣言止步于智者

weibo.com

全国水产冻品联盟(上海)理事长、秘书长王德才介绍,如果特别在意海水和淡水三文鱼,消费者在购买时也可以以如下方式鉴别、挑选: 一是从体量上看,海水三文鱼比淡水虹鳟鱼体量大,前者条重在七八斤,而后者则小了许多;二是海水三文鱼的肉身是橙黄色,表面的白色花纹更多、更粗、更白。而淡水虹鳟鱼的肉色有点偏红;三是海水三文鱼的肉身比较厚,淡水虹鳟鱼比较薄;四是海水三文鱼表面比淡水虹鳟鱼更有光泽。

紫牛新闻

国产淡水三倍体虹鳟是否属于三文鱼尚无定论,但国产深海三文鱼似乎指日可待了。7月6日,我国首座深海渔场“深蓝1号”在黄海启用,首批投放三文鱼12万尾,未来将有30万尾三文鱼在“深蓝1号”网箱中养殖,产量达到1500吨。

新华网

8月10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表示近年来中国市场三文鱼消费量持续增加,但因目前标准缺失,引起了不必要的分歧及安全隐患的担忧,对产业和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该标准规定“三文鱼是鲑科鱼类的统称,包括大西洋鲑、虹鳟、银鲑、王鲑、红鲑、秋鲑、粉鲑等”,对寄生虫、产品标签等也作出了要求。但因标准起草组成员单位包括了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等相关公司,该标准再度引发网友热议。

青海省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

《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发布

www.qh.gov.cn

《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不是来自政府部门,而是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同13家企业共同编制并发布“。该协会是由从事水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贸易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从事水产科研、教学等其他为水产加工与流通业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自愿联合组成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协会会长崔和解释:一般来说,团体标准高于行业标准,而低于企业标准

每日经济新闻

针对该标准,澎湃新闻8月13日发表社论,认为“国产三文鱼”的公信,不能靠自说自话。团体标准并非强制标准,社会只是“自愿采用”,消费者甚至三文鱼产业的其他经营者是否买账都是问题。目前终端市场上国产淡水三文鱼冒充大西洋鲑的问题屡见不鲜,寄生虫等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不容小觑。文中还指出,其实青海龙羊湖生产的虹鳟可以打响自己“高原鱼”的品牌,一样可以做到高端定位,不必硬蹭洋三文鱼的IP,担着“山寨”、寄生虫的恶名。

澎湃新闻

经过调查发现,《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的推出存在程序违规,核心包括:团体标准实际公示时间为3天,远低于规定的15天;起草单位不涉及科研院所等。上述操作流程不合符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在2015年公布的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文件。此外,8月14日在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已将此前发布的《市面上低价三文鱼 有可能是大马哈鱼、虹鳟鱼冒充的》、《浙江温州真假三文鱼之谜 虹鳟鱼代替欺诈消费者?》、《“挪威三文鱼”很少见,“淡水三文鱼”是虹鳟》等文章删除。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