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举报裴钢等人学术造假事件
11月29日,一封北大教授饶毅的实名举报信在网络流传。饶毅举报称,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多年持续学术造假,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裴钢1999年发表的论文中,有3张图片不真实,存在造假嫌疑。此外,饶毅还在举报信中提到,今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员作为通讯作者,发表的宣称可治疗小鼠阿尔茨海默症论文存在造假情况。
新闻报道 32
2021 二月07

陈平:这份科学界的调查通报,背后是中国科学体制之弊
科技部这份调查通报的争议,本质上是回到了一个更基础的命题“钱学森之问”;中国有的是人才,但缺少有效识别科学人才的制度。科学体制不是所有权,而是谁来分配资源,谁来识别人才。鼓励竞争和试错,比单靠道德打假,更能鼓励创新和人才的识别和生长。
2021 二月02

2021 一月28

中国科学报还原:裴钢论文“未发现有造假”调查结论如何出炉
近日,由国家多部门组成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合工作机制发布饶毅举报裴钢论文涉嫌造假的调查结果,认为裴钢论文“经调查未发现有造假”。 大家很关心调查结果是如何出

余鹏鲲:学术造假,谁能动得了?
这份最新公布调查通报,对于谁进行了调查,仅仅以简单的“高层次复核专家组”代替。公众对这个专家组究竟由谁组成一无所知,换句话说,就是完全不知道谁应该为这份调查的调查结果负责。那么舆论不相信这一调查结果,不是自然而然的吗?
2021 一月26


中科院道德委发布关于饶毅《正式举报林-裴(1999)论文涉嫌学术不端》的处理意见
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发表了关于饶毅《正式举报林-裴(1999)论文涉嫌学术不端》的处理意见,如下: 1.“举报”中所涉及的论文与201

中科院道德委:不再调查饶毅涉及裴钢等人论文的举报
据中科院网站26日消息,中科院道德委发布关于饶毅《正式举报林-裴(1999)论文涉嫌学术不端》的处理意见提出,“举报”中所涉及的论文与2019年11月在网络上质疑裴钢院士的论文为同一篇论文。鉴于联合工作机制对举报的论文已有明确调查结论,对涉及裴钢等人论文的举报不再进行调查。
2021 一月24

2021 一月22


科研作风和学风是决定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
此次调查对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和进一步弘扬优良学风作风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我国科技界的作风学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正是在科学家精神和优良作风学风引领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2021 一月21

科技部: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新华网
科技部: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 ---针对网络反映的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科院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的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在21个部门参加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框架下,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

科技部通报饶毅等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
科技部官网通报:会同多部门组建专家组严肃调查,未发现曹雪涛院士、裴钢院士、耿美玉研究员、饶毅教授、李红良教授相关论文造假。本次调查发现相关科研人员在数据管理、实验室管理、团队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暴露出对科研作风学风建设重视不够、要求不严。
2020 九月25

织就学术造假“监督网” 部门联动谨防次生舆情
背景概述9月22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拟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有关部门显示出“敢于让不合格的学生毕不了
2020 六月29

学术造假质疑不断,不能任其自行消散
作者:与归 近年来,高校里、学术圈甚至演艺圈都不时爆出一些学术不端事件,逐渐在社会上形成了“零容忍”的共识。而最近,连续两起“院士被质疑”的事件,都引发了舆论的持续关注。 自今年5月起,国外学术交流在线平台PubPeer上就陆续有人匿名发帖,质疑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董晨
2019 十二月29

2019 十二月11

2019 十二月07

造假风波引发“大地震” 行业自查难以遏制学术不端
论文造假风波引发“学术圈大地震”背离科研道德的行为冲击公众信任 行业自查难以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 近年来,在评价体系以量化为主的科技界,
2019 十二月02

2019 十二月01

武大一教授被举报学术造假17年,负责调查院士:去年没发现
举报信中称,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17年持续学术造假。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裴钢1999年发表的论文中,3张图不真实,存造假嫌疑。
2019 十一月30



“饶毅实名举报”学术造假?两所在沪科研机构回应
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课题组所在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回应是:该中心高度重视,已经在组织人员对该论文进行初查,并将积极配合第三方权威部门的核查。

2019 十一月29

“饶毅实名举报”后涉事院所回应:耿美玉不存在学术造假
根据初核的结果,唯一涉及阿尔茨海默症新药GV-971的研究论文(Wang et al Cell Research 29:787-803)不存在学术造假问题。

学界震动!疑北大教授举报造假,阿尔兹海默症新药发明人卷入!官方回应
11月29日,一封疑似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写给国家自然基金会李静海主任的信在网上流传。网传信中,饶毅举报称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多年持续学术造假,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裴钢19

饶毅回应举报学术造假:有过草稿,没发出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 记者 彭丹妮 钱炜 11月29日上午,一张截图在网上流传,内容为饶毅实名举报国内3名科学家学术造假。饶毅在今年6月就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他还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终身讲席教授。 《中国新闻周刊》将上述截图

实名举报3人论文造假?饶毅答复:“没有发出,有过草稿”
11月29日,一封北大教授饶毅实名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举报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裴钢等人学术造假的举报信在网络流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

“北大教授举报学术造假”:其中一名涉事人曾被认定不存在造假但有个别疏漏
29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大教授饶毅实名举报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裴钢等人学术造假一事引发网络关注。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了解到,目前该委已介入调查。记者注意到,被举报者之一武汉大学医学院院长李红良此前曾遭举报,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调

网传饶毅实名举报学术造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介入调查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吴荣奎)今日(11月29日),网传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实名举报,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裴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耿美玉学术造假一事引发关注。下午,新京报记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悉,目前该委正在调查此事。



北大教授实名举报武大医学院院长学术造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调查核实
11月29日,一封北大教授饶毅实名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举报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裴钢等人学术造假的举报信在网络流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该委目前正在调查核实此事。 记者注意到,在这封实名举报信中,饶毅举报称,武汉大学